跳至主要内容

智能手环为什么没有粘度?

智能手环现在是满天飞,随随便便就能整理出100个的列表,网上商城里一搜十几页。

之前买过bong2,就设计来说还是不错的,做工质量也还算可以。但算法还不行,如果严格对照他的功能说明,可以说就是忽悠消费者。不过这不是我用了两个月就丢下的主要原因,我想说的是,几乎市面上所有的手环都没有粘度,对用户来说就是花点钱尝个鲜。

我们来分析一下:

从功能上看,有蓝牙通话,运动记录(包括游泳骑车跑步等),睡眠监测,久坐提醒,NFC,手机信息通知,记步,防丢,消耗热量,闹钟,时间显示,手机解锁,遥控手机某功能,测体温血压心率,电话簿,日历,录音,音乐,疲劳提醒,振动按摩等。

且不说这些国货功能实现的如何,仔细看看有哪个是用户很难舍弃的?作为蓝牙耳机,麻烦,免提?那更是笑话。运动追踪记步卡路里消耗睡眠监测,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有什么用?这是我给别人介绍运动手环时所有人都提出的问题。NFC,手机解锁,遥控手机这些似乎还有些意思。但支付或门禁你很难去推动那些大佬,手机解锁在指纹逐渐普及时变得可有可无,遥控那只能算附带功能,连主要的都没有,用户会为次要的掏钱?

走健康路线的,测血压的我没试过不知道怎么样,但体温是绝对不会准确的,这不是元器件的精度问题,而是人体表温度根本就不是真实的体温,你测毛呢?还有什么心率啊,血糖,你只能给特定的人群吧,谁每天来测这些玩意。

疲劳提醒,振动按摩,这是哪个厂家搞出的噱头,不说电池够不够的问题,你手环振动下就能消除疲劳?能按摩?

手环的外观非常重要,misfit就是个典型。再看淘宝京东里的那些手环,有几个戴出去能为着装加分的?既然功能不是必须的,那就隐身,无感,作为装饰吧。

说到设计,穿戴设备的体积一直都不好把握,小了电池不够用,大了不好看不能戴。我觉得现在的很多手表都显得大,起码对多数人的手都显得大。还有儿童手表都太大太重了,完全不是孩子戴的,而且真的要是有事发生,别人首先就摘了手表。

再说数据,身体健康的数据测的不准,运动睡眠数据算法也是千差万别,就别提什么大数据云分析了,用户自己看看,分享个乐子就不错了。

从上面的分析我实在看不到用户怎么会为智能手环买单,但穿戴设备肯定是一个硬件发展方向,我们要怎么设计来吸引用户?

很多厂家也看到了这点,bong是鼓励用户使用后可以打折买其他的商品,我只能说他比较有钱。其他很多都是鼓励和朋友分享,互相激励,但很多时候都是一帮人看一个二货在得瑟。还有呢?还有都是低价做一锤子买卖,卖出一个赚一个。

我觉得只要一点:细分人群。非常细的划分人群,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来设计必要的功能,这样才是穿戴设备的出路。比如针对婴儿的,幼儿的,小学生的,针对长途车司机的疲劳消除,针对开始有阿茨海默症状的老年人。

超市的存储柜钥匙环就是一个非常棒的穿戴设备,针对特定的人群。


by harry via 不吐不快 » 不吐不快

评论